5月21日,3522vip浦京集团举办第四十九期教学学术工作坊,主题为“国际中文教学微课研发及专业人才培养”。2020年全球志愿者中文教学微课比赛(志愿者微课比赛)指导教师特等奖获得者、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研究生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者张云,志愿者微课比赛指导教师一等奖获得者尹彤迪等两位学院老师受邀分别做主题报告。主持学院行政工作的副院长马晓乐、副院长王尧美和部分教师参加研讨。汉语国际教育系副主任矫雅楠主持本次活动。
张云以“国际中文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初探—从微课指导说开去”为题,分享了她指导学生进行微课研发制作的心得,以及关于国际中文教育产学研方面的体会。她认为,好的语言教学微课需要系列化,需要独立性与系统性的契合,需要同时具有语言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培养的价值。而从专业培养的角度而言,能否顺利指导出一个好的微课作品,取决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师生的信任关系、学生的行事风格、学生的时间分配等关键要素。她结合中外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从微课大赛作品的教学研讨、微课设计的教学与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思考,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改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教师成长的积极作用。最后,她提出国际中文教育微课研究的若干方向供大家参考,如微课对于发展中文在线教育的价值、中文教学微课的特性与评价标准、微课平台和课程的研发与建设,微课在学习者体验、中文微课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等。
尹彤迪以“全球志愿者中文教学微课比赛指导心得分享”为题,介绍了该微课比赛的基本情况、导师制指导模式、多阶段指导过程等内容。她结合评价标准,重点介绍了导师团队集中指导、教学一对一指导、微课制作一对一指导等三种形式在微课作品制作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以及需要解决的整体设计、内容讲述、教师表现、微课制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最后,她分享了关于微课指导的收获与思考,认为国际中文教学比赛重视“专业性”的回归、微课比赛为国际中文教育资源赋能、信息技术素养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培养的新路向等。
在交流研讨环节,学院教师围绕微课制作开展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设计感、创意等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保留简明清晰的“干货”知识,去除综艺感,将微视频视作教辅工具书来看待,是制作和评价微课作品的基本原则和导向。
结合工作坊研讨和近期有关工作,马晓乐对参加微课比赛指导活动的各位老师及团队表示感谢和祝贺。她指出,当前,国家教育改革方兴未艾,高校普遍重视教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创新,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对教学一线和人才培养其他环节的经验不断积累,以教学学术的视角和思路予以提升和凝练,学院持续提供服务,搭建体系、框架及平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发挥课程组或教研组的作用,推动教师和教学团队成长,实现语言文化一体化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基层教学与学术组织的特点,推动更多教学实践向教学研究转化,学院决定将“教学工作坊”品牌项目调整为“教学学术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期间,学院还为在两次微课比赛指导活动中获得组委会奖励的教师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团队代表和获奖教师也就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分享了有关的经验体会。